
江蘇沃特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聯系方式:
丁先生 17348286587
谷先生 17321360985
地址:常州市天寧區中吳大道1485號
2021年3月30日,生態環境部發布《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草案修改稿)》,明確應建設全國碳排放注冊登記和交易系統,組織開展全國碳排放權集中統一交易,進一步推進了我國碳交易市場的統一。
什么是碳交易市場
要想明白什么是碳交易市場,必須先搞清楚什么是碳排放權。碳排放權的理念來源于排污權。1968年美國經濟學家戴爾斯首先提出排污權概念,它的基本邏輯是政府作為社會的代表及環境資源的擁有者,把排放一定污染物的權利像股票一樣出賣給出價最高的競買者;而向社會排放污染物的主體可以從政府手中購買這種權利,也可以向擁有污染權的污染者購買,污染者相互之間可以出售或者轉讓污染權,是一種通過經濟手段來控制環境污染的理念。
碳排放權就是向自然環境排放二氧化碳的權利,社會主體可以將碳排放權作為一種有價值的資產,在市場上進行交易。政府通過設置一個社會碳排放總量,向社會主體分配碳排放配額,這些配額可以在市場上進行交易,從而可以實現社會整體上的低碳減排。這就是碳交易市場的基本邏輯。
我國碳市場的建立及發展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20年9月22日召開的聯合國大會上表示,中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爭取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對于中國來說,實現“2030碳達峰、2060碳中和”并不是一個輕而易舉便可以實現的目標,而建立一個體系完備的碳交易市場,將有利于調整我國的電力結構,倒逼科技創新,加快供應鏈脫碳步伐,是我國實現“30·60”目標的必要途徑。
我國自2011年起,就開始逐步搭建碳市場,這一建立過程呈現出從試點到全國,從部分行業到全面推行的總體特點。
2011年10月,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開展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工作的通知》,并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天津、重慶和湖北共“兩省五市”中開展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工作。2012年,6月和10月,分別頒布《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管理暫行辦法》和《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項目審定與核證指南》,為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CCER)交易市場建立框架,CCER制度開始啟動。CCER是指,依據《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管理暫行辦法》的規定,經國家發改委備案并在國家注冊登記系統中登記的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量,單位為“噸二氧化碳當量”。7個試點省市的碳交易實踐,旨在對我國碳市場制度的創新性嘗試和經驗積累,對建立全國統一的碳市場至關重要。
直到2020年12月31日,生態環境部正式公布了《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標志著中國的碳市場交易從試點走向全國統一。2021年3月30日,生態環境部又發布《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草案修改稿)》,明確應建設全國碳排放注冊登記和交易系統,組織開展全國碳排放權集中統一交易,進一步推進了我國碳交易市場的發展。
我國碳市場建設面臨的問題
在我國10年的碳交易市場建設中,7個試點省市為全國統一碳市場提供了寶貴的經驗。目前,我國碳市場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首先,是市場主體的主動性不足,存在明顯的以履約為驅動的現狀。根據中國碳排放交易網的數據,2018年,7個試點在5-7月(即履約期附近月)的碳市場交易量均占全年交易量的40%以上,其中,除湖北和廣東外,其他省市5-7月的交易量占比均超過60%。以履約為驅動的特征表現出我國碳交易市場活性不足的現狀。據此,可以通過兩種手段,激發企業的碳交易動力。一方面,政府應完善碳交易和投資的平臺,提高交易信息的公開水平,為碳交易創造良好的客觀環境;另一方面,可以將碳交易更明顯地與企業的經濟效益掛鉤,從而激勵企業的主動性。
其次,我國的碳排放配額總量設置沒有給企業帶來減排壓力。我國目前的碳排放配額總量設置較為寬松,企業不需要通過“配額交易”等二級市場行為來完成履約,因此也無法激勵企業積極參與節能減排,不利于實現我國碳中和的長遠目標。因此,我國政府應制定科學的方法,合理分配配額,在考慮各地各行業歷史排放量的同時,加入其他考量因素,例如人口、清潔能源使用、發展水平等等。另外,也可以更多地采用拍賣方式,使有高排放需求的行業以合理價格購買碳排放權,提高交易的透明度。
最后,我國碳市場的金融手段不夠完備,金融產品較為單一。我國應該適當推進碳質押、碳租借、碳回購等多樣金融工具,開發碳基金、碳債券、碳信托等金融產品,為市場提供多樣選擇,降低資本進入市場的風險,提高碳市場的靈活性和流動性。目前,在我國《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草案修改稿)》中,已經提到國家將建立碳排放交易基金,將重點排放單位有償分配碳排放權產生的收入,納入基金管理,用于支持全國碳排放交易市場建設和溫室氣體削減重點項目。
健全碳交易市場是實現我國“30·60”目標的“排頭兵”,對于推動全社會的節能減排、低碳綠色發展至關重要?!靶惺侵肌?,我國應在實踐中,逐步完善我國的碳交易市場,逐步通過各種手段刺激碳市場活力;“操千曲而后曉聲”,加強國際多邊合作,學習世界先進碳交易市場的優點,化為己用;“言必信,行必果”,乘風破浪實現我國“碳中和”目標,為應對氣候問題貢獻中國智慧。
江蘇沃特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聯系方式:
丁先生 17348286587
谷先生 17321360985
地址:常州市天寧區中吳大道1485號
Copyright ?江蘇沃特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蘇ICP備19071425號